筑牢班组安全基石 构建生命第一道防线 | |||||
| |||||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命”是这一发音中唯一的字。命,只有一条,可堪宝贵。班组作为安全生产的最小单元,强化班组安全建设,筑牢事故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不仅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员工生命健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 制度为纲,织密安全责任网络 班组安全建设的根基在于制度。项目部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编制了年度职业健康、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安全检查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安全投入计划及应急演练计划,以上级文件、指示、体系文件为纲领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将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分解,编制了月度安全工作计划清单,明确具体事项、明确完成标准、完成时间要求,并逐步进行落实。同时编制下发《安全管理制度》共计58项、岗位(工种)和安全操作规程214项,覆盖项目部施工作业所有范围。还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至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实施风险抵押金制度,并且建立“班前会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评安全”的常态化机制,确保安全制度渗透到生产全流程,让班组成员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担责”。 现场为重,构建风险防控屏障 班组是安全管理的“主战场”,必须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 项目部采取综合安全检查、日常检查、特定节假日检查与其他专项安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发现的隐患,坚决排除,做到不手软、不姑息、“零容忍”。还在现场配置了一台安全巡查车,集警示、巡查、宣教于一身,定时播报预设的安全口诀,为繁忙的工地筑起一道流动的安全屏障;强化“三违”管理。建立施工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三违”连带责任制度,建立“三违”实时台账,加大对“三违”人员的惩处力度。同时,在项目部范围内推行“身边无违章”管理制度,拓宽举报渠道,鼓励全员参与查隐患。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实现严管小违章,防止大事故的发生。 应急为要,提升快速响应能力 “百说不如一练”,班组必须成为应急处置的“尖兵连”。 项目部高度重视应急能力建设,在进场伊始便科学制定针对性应急演练计划。项目坚持“实战化、实效化”原则,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练方案,确保每一次演练都成为检验预案、锤炼队伍、完善措施、提升效能的实战平台,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常态化应急演练机制建设方面,项目部建立了年度消防与防汛双项演练制度。每场演练均严格执行“安全先行”原则,在演练前开展全方位安全交底,为演练人员筑牢安全防线。演练过程中,各应急小组反应迅速、配合默契,均能按照预定程序快速抵达指定位置,展现出专业的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实战化演练,不仅实现了各环节无缝衔接、处置流程规范高效,更推动项目安全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型,切实打通了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配备应急物资。项目位于距县城54公里的山区,受地形限制通勤道路蜿蜒曲折,单程通勤时间超1小时,为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项目部在办公区域、营地及宿舍等场所均配置了标准化急救箱,内含消毒棉球、碘伏消毒剂、无菌绷带、医用纱布等基础医疗耗材,可实现小面积创伤即时处理,通过伤口清洁、止血包扎等操作有效阻断感染风险,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黄金时间;同时在施工现场重点风险区域设置应急物资箱,配备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火灾逃生面具、便携式心肺复苏仪(AED)等专业急救设备,形成从日常防护到应急救援的双重保障体系,既满足基础医疗需求,又为涉险人员提供自救互救支持,最大限度延长黄金抢救时间窗口。 培训为基,夯实安全技能根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主要诱因,班组安全建设需以“精准培训”破题。 靶向施教。项目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由各专业负责人系统梳理日常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为农民工队伍提供精准化、实用化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边坡开挖、土建工序、混凝土喷护、特种设备操作、脚手架搭设、道路交通等关键施工环节,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双提升。同时,项目部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管理,特邀炎陵县消防大队专家开展营地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并组织全员消防培训,切实增强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此外,项目部持续优化“安全积分超市”运行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引导全员参与安全管理,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守护安全”的浓厚氛围,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场景化教学。为全面提升员工应急救护能力,项目部创新培训形式,联合炎陵县人民医院开展“健康义诊进企业 爱心服务零距离”主题培训活动。活动中,专业医护人员采用“情景模拟+互动教学”的模式,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标准动作示范、分组实操演练等生动形式,系统讲授了意外伤害处置、心肺复苏术(CPR)、创伤急救等关键救护技能。此次沉浸式培训不仅让参训人员深刻认识到“黄金四分钟”急救的重要性,更通过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自救互救要领,切实提升了项目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构建平安工地筑牢了健康防线。 班组安全建设是系统工程,唯有将安全意识融入班组血液,让安全行为成为职业习惯,才能筑牢企业发展的“生命工程”。正如海恩法则所言:“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班组安全建设正是那道阻断隐患演变为事故的关键闸门,守住这道门,就守住了企业的未来与员工的幸福。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