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 资讯中心 > 一线动态 > 水电公司 > 公司要闻 |
【一线特写】把认真写成习惯的财务人 | |||||
| |||||
晚上十点半,白马项目部的走廊里只剩下财务室的灯光还亮着。申津瑜的眼镜片上倒映着密密麻麻的表格数据,键盘清脆的敲击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这是她连续第47天在系统关闭前做最后一遍数据校验。 永不疲倦的电子眼 那天,我拿着一沓报销单走进财务室,急着赶报销。她接过单据,没有立刻处理,而是先将纸质数据对比电子数据。三百多行的数据,在她眼中仿佛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需要侦破的案件线索。“这里有问题。” 她指着屏幕说道。我凑近一看,原来是 0.03% 的偏差,若不是她逐行比对公式、交叉核验原始凭证,这个细微的异常很容易被忽略。她笑着解释:“财务工作就像给项目‘体检’,再小的‘病灶’都得揪出来。” "不是故意为难,是要对得起项目每一分钱。"她总会耐心解释。在项目部,人人都知道找申主任报销要做好"三查"准备:查票据日期、查审批签字、查数据逻辑。新来的技术员小刘曾因差旅费计算少了一个小数点,被她退回三次重填。 “每天下班前检查一遍今天的工作是否完成,就像给一天的工作画个句号,心里才踏实。”她说这话时,眼里满是执着,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不知疲倦的电子眼,时刻守护着项目的财务安全。经过她的慧眼,项目部的报销单据极少有共享退单的情况。 有温度的精密齿轮 去年寒冬腊月,为赶在春节前完成工程款支付,确保员工的每一笔报销在过年前到账,她在工作岗位上奋战到腊月二十七。项目推进中,资金就是“血液”,而她就是精准调控“血液循环”的齿轮。她每月提醒大家严格按照月资金计划执行,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财务不是只会卡流程的‘铁面人’,而是要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她总是这样说。 面对员工报销排队的难题,她经过调研,推出“错峰报销”制度。她细心地考虑到不同费用的使用频率,将电费改为季度报销、话费调整为半年报销。制度推行那天,她在工作群里发温馨提示,还亲自给各部门发信息讲解新规则。有同事打趣:“申主任这一改,报销再也不用排长队!”这小小的改变,让严谨的财务工作多了几分人情味,她也成了大家眼中“有温度的精密齿轮”。90后导师:让财务思维在工地上开花 “小瑜姐,麻烦你帮我看下这样子提单可不可以?”“小瑜姐,这份差旅费报销单的行程明细这样填对吗?”作为90后,她深知一线员工对财务知识的需求。她每天开设“项目流动财务课堂”,在每一位员工的报销中,普及财务知识。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报销流程和合同签订中的财务要点。有次分包商的合同金额及签订合同的税率存在出入,她一眼就发现问题,耐心地向项目人员解释出入所在:“合同里的每一个数字、每一条条款,都关乎项目的利益,必须严谨对待。”在她的指导下,项目人员逐渐培养起财务思维,合同审核更规范,资金使用也更合理。 如今,每次听到“数据再核一遍”,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她专注工作的模样。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复一年的付出,在平凡的财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那些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数据,那些整理得一丝不苟的报销凭证,都是她青春奋斗的见证,也是她作为优秀典型最生动的注脚。 她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是她八年财务生涯的日常注脚。当被问及工作秘诀,这个总是把"我再检查一遍"挂在嘴边的姑娘腼腆一笑:"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就不简单。" | |||||
【打印】 【关闭】 |